教育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时间:2017-11-22 00:00:00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卓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学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能在中、高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2.毕业要求
本学科类学生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化时代教师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信息化时代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A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A1具有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2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A3 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B通识素养
B1 具备两种的传统文化素养,能有效地传承中国文化
B2 掌握信息技术能力
C教育知识与能力
C1 具有扎实的教育学专业基础
C2掌握必须的心理科学知识
D 学科知识与能力
D1 初步掌握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
D2 初步掌握从事数学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
D3 初步掌握从事英语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
D4初步掌握从事科学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
E 管理学知识与能力
E1具有学校管理学知识与能力
F 教学技能与教学研究能力
F1具备娴熟的学校教学技能
F2初步发展起来学校教育研究能力
3.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四大模块。
3.1 课程设置
3.1.1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表达实践能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的体育专项技能;第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第四,其他相关的课程,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军事理论技术、社会实践、劳动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生活工作能力等。
3.1.2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原理、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等课程,主要夯实学生的宽厚基础,培养学生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基本的知识基础和素养。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领域的一些主干课程和学科方向的一些主干课程,教育学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策划理论与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学科方向的主干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数学教学论、英语教学论、科学教学论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宽厚的教育学基础知识,对教育学学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具有从事中小学具体学科方向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3.1.3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人文素质与社会知识、艺术创作与审美、科学与技术素养等类别。通识教育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原则上必修跨学科特别是文理工交叉选课。每位学生必须修满9.5学分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包括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技能活动,经学校认定后可抵充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具体认定办法按照《350VIP浦京集团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认定实施暂行办法》执行。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移动学习等多种网络化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3.2 实践环节
3.2.1 实验
实验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导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现象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些实践技能。
3.2.2 见习和实习
本专业的教育见习安排在第5学期,主要到中小学了解学校教育的基本实际情况。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集中或分散到中学或小学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2.3 教师技能集中训练
本专业的教师技能集中训练环节包括教师语言集中训练、教师书画技能集中训练、三笔字与简笔画、教师技能综合训练、舞蹈与形体训练等环节,通过专项训练逐渐走向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教师技能综合素质。
3.2.4 创新训练
主要由学校创新创业训练中心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一些关于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培养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实践能力。
3.2.5毕业设计(论文)
要求学生根据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与研究能力。时间安排在第7至第8学期。
(1)选题
选题原则按照通用标准执行的前提下,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需结合教育现状,体现综合性、先进性,难度和工作量适中,一人一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应一致,选题应以具有重要现实性的研究课题为主。
(2)指导
毕业论文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指导,每位教师同年度实际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9人。论文主要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选题缘由、研究问题与方法、文献综述、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
(3)保障机制
学校制定了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毕业设计(论文)累计时间一般不少于8周。
4.师资队伍
4.1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拥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并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不少于15人,且生师比应不高于18:1。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获得者教师比例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所要求的标准,并通过培养不断提高。
4.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本专业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较为深厚的学术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有稳定的科研方向,承担一定的科研课题,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鼓励聘请基础教育一线的专家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学科教育背景。作为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应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沿与趋势,并且能够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新环境、新形势下的探究性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混合式教学、团队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模式。
4.3 教师发展环境
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体现学科特色和满足学科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环境,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参与社会服务,进行积极自主的专业发展等。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5.支持条件
5.1 教学设施要求(实验室、实践基地等)
5.1.1 基本办学条件
教育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 2004] 2号)规定的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的合格标准执行,并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 2012] 9号)相关要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断创建体现本专业发展特色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等。
5.1.2教学实验室
(1)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2)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实验及实践需要,率先配置引领所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教学设备。(3)有良好的管理、维护、更新及开放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4)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定位,围绕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远程观摩和见习等内容,建设体现教育学专业特色和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
5.1.3 实践基地
本专业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根据地方特色和我校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相关教育机构(如中小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院校,培训机构等)、科研院所、企业(如出版机构等)加强合作,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见习和实习、实践基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5.2 信息资源要求
5.2.1 基本信息资源
提供本专业的门户网站,发布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大纲等信息。有条件的课程,比如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等提供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
5.2.2 教材及参考书
本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选用近年来正式出版的国内外优秀教材。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选用英文教材。同一门课程的教材可推荐多个版本,供学生自主阅读。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及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立体化、全媒体化的学习资源,积极引入互联网上的开放教育资源。
5.2.3 图书信息资源
提供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提供充足的教育学专业图书、期刊及音像资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专业数据库。生均专业图书量不低于50册,每年生均专业图书进书量不少于2册。
5.3 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有保障,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的维护与更新、专业见习和实习、图书资料添置、相关的教学技能竞赛等。生均教学经费不低于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的标准。
5.4质量保障措施
对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课程教学的实施、专业实习实践的开展、毕业论文的撰写等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各环节有序而高效地进行。每个学期都要围绕一些特定的教学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站稳讲台。
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的研讨和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定期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并且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修改和完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能够与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收集毕业校友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